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行业动态
研究进展
常见问题
综合新闻
怒江州打造“百万亩草果长廊”走生态脱贫之路
发布日期:2019-11-26 来源:怒江报社 阅读:1128     发布者:admin
分享到: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QQ好友

边疆直过民族的脱贫之果

--怒江州打造“百万亩草果长廊”走生态脱贫之路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总人口 55.3 万人,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傈僳族自治州。全州 4 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255 个行政村中有249 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 218 个,截止 2018 年底,还有 14.29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 32.52%,为全国“三区三州”中最高。贫困程度之深,产业基础之薄弱,超乎一般。

近年来,怒江州委、州政府举全州之力决战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草果为核心的绿色香料产业,用百万亩“草果长廊”构筑绿色脱贫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密林下的草果,如今已成为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财富之果。截至 2018 年底,怒江全州草果种植面积已由原来的零星种植不足万亩发展到连片规模种植 108.2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 40 万亩,鲜果总产量近 3.34万吨,产值 5.3 亿元,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已超过云南省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已成为我国草果的核心产区和云南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草果产业带动沿边 3 个县(市)21 个乡(镇)116 个村 4.31 万户农户,覆盖人口 16.5 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万户3.78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23.05%,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 2700 多元 。 小小草果,成为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金果银果。

立足实际找路子,草果搭建新产业怒江州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物种类丰富,属“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境内森林覆盖率75.64%,活立木蓄积量占云南省的近 10%,全州 61%的面积纳入各种保护范围,境内有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任务重。全州国土总面积中 98%以上是高山峡谷,几乎没有连片成规模的土地,可耕地面积少,垦殖系数不足5%。特别是随着国家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施行退耕还林政策后,可耕种面积进一步减少,更加制约了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怒江却有优越的生态资源条件,境内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水系水质一直保持在 III 类以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等级排在云南省第一位。列入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有 1500 多种,被誉为“动植物王国上的明珠”和“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西南边境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等级列云南省第一位,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丰富种质资源和优质生态条件。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怒江州选择将草果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重点培育。草果,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植物,食药两用,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喜温暖、半阴半阳的环境,多生于温暖、阴湿的沟谷疏林下,其生长过程要求荫蔽的自然环境、充沛的降雨和富含养分的有机质黑沙壤,适宜在林下或溪边湿润处种植。怒江发展草果产业有其优势条件: 气候优势。草果生长要求一般相对湿度为 80-85%,这是决定草果能否有产量的首要条件。怒江州属高山峡谷和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山地气候,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气候,怒江州北部贡山、福贡县一带有“双雨季”,即没有春旱,平均年降雨量在 1400-1700 毫米,

最多年份可达 1900-2300 毫米,是周边地区(大理州、迪庆州、丽江市)的 2-3倍,是云南乃至全国少有的气候奇观。生态优势。怒江草果生长基本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草果主产区以黑沙壤为主,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全面充足,果穗大而多,质量普遍较其他地州好,具有发展高品质有机食品(药材)的条件。 竞争优势。因自然气候、结构调整、政策等各方面影响,滇东南地区草果种植逐年缩减,怒江草果的区位优势、产量优势、品质优势逐渐显露,在国内外市场有

较强的竞争力。2018 年,四川成都、甘肃兰州、广西玉林、美国等多地客商都直接到怒江采购草果。

2018 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战略部署,怒江州抓住草果这张王牌,构筑绿色香料新产业,立足优势,抓住机遇,努力打一手绿色食品的好牌。汇聚力量抓重点,多措并举推产业怒江草果产业的发展,逐步从粗放零散走向科学规划、从单一经营模式走向多种经营模式、从简单追求产量走向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科学规划产业 。强化政策引导,先后制定《关于加快草果产业发展的意见》《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管理办法》《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怒江州绿色香料产业建设方案(2018-2022 年)》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和规划,按照“科学规划、点片结合、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的原则,把草果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

落实到乡镇、细化到村组。按照“点上抓示范、面上抓规模”的思路,狠抓基地建设,同步推进草果生产核心区的硬件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开发一片、见效一片。

多种模式推动。随着草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县(市)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创新种植经营管理模式,怒江草果产业已从过去“政府+行业部门+农户”的单一推行方式,提升为多种模式共同推动发展大格局。 一是 龙头企业带动 合作 发展 。引进和培育草果采购、加工、销售服务商,提升草果产业组织化水平,优化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州拥有上规模的草果生产龙头企业6家,带动贫困户 3150 户,12200人,直接经济收入 12700 万元。其中,云南能投怒江州产业

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电商平台”模式,带动种植户560 户合计 1500 余人,直接经济收入 2750 万元。 二是专业合作社带动稳定增收 。全州成立草果专业合作社 36 个,入社农户 1684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562 户,实现销售年收入 5874.78 万元。贡山县普拉底乡咪谷村金秋农民草果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投入村集体资金 75万元,流转土地 31.72 亩用于发展草果产业,2018 年收益5.25万元,30%归集体所有,70%按照入社人口分配。 三是乡村能人带动广泛参与 。因势利导,动员村干部、致富能人等

率先种植草果,获得收益后带动群众广泛参与。贡山县普拉底乡其达村委会老支部书记余学明,带动种植草果面积达600 多亩,带动全村 90%以上农户种植草果,其达村成为全乡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 四是扶贫车间带动就业 。积极发掘草果经济的新增长点,充分利用草果茎秆叶子等废料,引进新繁棕编非遗编织技艺,开发草果叶工艺品。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非遗传承”模式,在扶贫车间把草果叶做成草帽、手包、拖鞋等手工艺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目前全州已建成 3 间草果叶编织扶贫车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 91人,人均月增收 1250元。下一步,将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让草果叶编织形成一个新的独具特色的扶贫产业。

谋划 转型升级 。在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后,怒江草果种植空间已逐步趋于饱和,州委、州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按照“优化品种、科学管理、创新开发、提质增效”的原则,全力推动草果产业转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一是成立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研究所 , 编制 《 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 。从培育优选种苗、种养管护、采摘加工等技术环节入手,在全州范围内开展草果生产科技示范推广,着力提升群众的草果种植管理水平,提高草果质量和产量,为全州草果产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一步还将成立绿色香料研究院,把草果作为一个主打特色来研究推动; 二是研发“ 怒江草果” 系列产品 , 打造 绿色香料产业园区 。瞄准建成集加工、研发、商贸、展示、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绿色香料产业园区,实施品牌打造、商贸物流、龙头培育、科技支撑、文化引领五大工程建设,重点研发以草果的芽、花、茎、叶、果等为原料,开发蔬菜、泡菜及叶鞘工艺品编织、手工皂、精油、香水、面膜、果酱、糕点、混合香料等系列产品。 三是树立品牌 , 开展 “ 怒江草果 ”

品牌战略研究 。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接,制订草果种植质量标准,积极推进绿色基地认证、有机草果基地认证、地理标志和原产地保护认证工作,依托中国光彩事业怒江行、农博会、农业农村部网络扶贫创新活动等平台,不断开拓草果市场,打响怒江草果品牌。

草果产业显成效,固边增收促脱贫,促进脱贫增收 。草果产业带动沿边 3 个县(市)21个乡(镇)116 个村 4.31 万户农户,覆盖人口 16.5 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08 万户 3.78 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 23.05%。独龙江乡独龙族在全国 28 个人口较少民族中

实现率先脱贫,草果产业功不可没。2018 年底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种植草果面积达68277 亩,草果产量突破 1004 吨,产值约743万元,草果收入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7.60%。草果产业已成为了直过民族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撑,让独龙江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呈现生态效益 。草果产业的发展,有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选准对路产业,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草果喜荫凉潮湿,适宜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下,为了扩大草果种植面积,实现增产增收,草果种植户主动种植桤木及其他常绿阔叶遮阴树种,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改善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达到恢复生态保持水土的效果。群众也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正确发展观念,并积极投身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致富增收的双赢发展。怒江州森林覆盖率从 2007 年 72.92%增长到 2018 年 75.64%,在一定程度上讲,其中也有草果产业的功劳。

有益守土固边 。草果产业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机会,夯实了农户扎根边疆守土固边的基础。泸水、福贡、贡山 3 个边境县(市)有 14531 户 56005 人沿边建档立卡户种植草果,占沿边人口的 60%以上,沿边乡镇种植面积达50.20 万亩。草果产业不仅是怒江绝大部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更是怒江 450 公里边境线的绿色屏障。沿边密林中的片片草果,使我们的边民生活有保障、收入有来源,让他们安心定居边陲,守边固边。怒江州通过多年科学推动、持续发力,变山地“劣势”为资源优势,把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带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把生态建设与草果产业培育相结合,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这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也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怒江独龙族干部群众一次批示、一次接见和一封回信精神的有力行动。

下一步,怒江草果产业将着重于拓展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不断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全州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等直过民族和较少民族后续脱贫进程中,草果产业将继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让怒江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